自学考试

您当前位置:华图自考成考网 > 自学考试 > 历年真题 > 2022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四)

2022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四)

2022-08-19 11:40:33 自学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 公共课常考点
  • 英语题易错点
  • 学前教育复习重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自考备考干货资料
  • 英语作文优秀范文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扫码领福利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导读】华图自学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2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图上学微信公众号(gh_77568f84fe68),欢迎大家电话咨询:17110152870 咨询自考报考问题。

★预留信息 学历提升报考问题免费咨询★

  • 学历层次:
  • 考取层次:
  • 提升原因:
  • 领取

          10月自考即将来临,复习试题早已刷N遍,小编特为大家找来了新模拟题,供大家备考练习,一起冲刺吧!

          2022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四)

          76.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2)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曾经不辞辛劳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在中国***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和进步。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77.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1)马克思主义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认识人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3)认识人的本质,还要认识人与人的区别。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把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个人区别开来,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种不同不仅表现为物质利益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还表现为心理、思想、感情等的差异。

          78.论述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各式各样的人生目的中,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高尚的人生目的,才值得新时代的大学生终生尊奉、矢志践行:

          (1)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践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将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人生目的,才能使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从他人、从社会那里获得物质上的收益、才智上的锻炼、精神上的提升。

          (3)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认清错误人生观的实质,选择并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实践中完善自我、创造人生的美好价值。

          79.联系实际论述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1)人生价值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

          (2)在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创造社会价值是因,实现自我价值是果。一个人只有凭着自己的知识、能力、体魄等,为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才能从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3)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需要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最后付诸行动,落实到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

          80.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原则之一。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支持。

          (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凡是法律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都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要求和鼓励的行为,都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为制定法律提供根据,又导向更高层次的要求。

          (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同时又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补充。只有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才能使人们不失去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

          81.论述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别。

          (1)从两者区分的标准来看,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主张法大于权;人治思维奉行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主张权大于法。

          (2)从两者的特点来看,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理性、稳定性和一贯性的特点;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具有非理性、易变性甚至任意性的特点。

          (3)从两者追求的政治体制来看,法治思维追求民主政体,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而人治思维则推崇个人集权,追求***政体。

          82.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

          (1)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2)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

          (3)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宪法法律得以有效实施。

          (4)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既要有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又要有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还要有完备的制度保障和奖惩机制。

          (5)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83.试述法的执行及其特征。

          法的执行,也称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行政执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在我国,行政执法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部门。

          (2)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在现代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行政执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3)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执法是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般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

          (4)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行政机关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同意。

          84.论述如何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1)人生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对不同的人来说,顺境和逆境并不是均等的。

          (2)现实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对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在顺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又容易使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甚至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逆水行舟,阻力大、条件差、困难重重。迈向同样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逆境对人生也是一种磨炼,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砺意志,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3)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身处顺境并不等于一切顺利,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顺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转折点。

          85.试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关系,只有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才能更加稳妥地走好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地由社会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2)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调整和充实自我。人是社会的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掌握自我调节的主动性,使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总是处在积极的状态中,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基本优势。而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就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去把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人还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我,使自我意识处于良性循环中。

          (3)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以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人人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广泛的自由奠定坚实的基础。个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86.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要树立的共同理想信念。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要树立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在中国***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近代中国,民族衰落的屈辱孕育了民族复兴的理想。全国各族人民为此理想所做的奋斗,已经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展现出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前景,要坚定走这一道路的信念。

          (4)坚定对中国***领导的信任。中国***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离开***的领导,中国就会是一盘散沙,不仅社会主义事业不能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难以实现。

          87.什么是家庭美德?联系实际论述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

          概念: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意义:

          (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个体人生的重要意义:

          ①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幸福人生的重要内容。②加强家庭美德建设,严肃对待两性关系,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净化美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

          (2)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幸福和谐的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②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88.论述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2)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4)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5)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扎实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89.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不是仅体现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独特规律,强调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照抄照搬西方法律制度模式。

          (3)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对待前人和他人的宝贵经验,既注意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注意借鉴外国法律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在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90.论述我国法律监督中的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除国家机关以外的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可以分为中国***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

          (1)中国***的监督。中国***是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在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等方面,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包括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3)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是由人民群众直接进行的法律监督。

          (4)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公民在新闻媒介和网络上进行的法律监督,实际上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新闻出版和新媒体领域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群众监督的方式之一。

          91.论述公民如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2)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主要是指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包括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义务。为此,应当自觉遵守国家安全法律,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保守国家秘密,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等。

    ↓↓↓↓2022年全国自学考试相关推荐↓↓↓↓
    2022自考
    报考指南
    2022自考
    备考资料
    2022自考
    公告解读
    2022自考
    咨询答疑

           相关内容推荐
    2022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报名公告汇总
    2022年10月各省自考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
    2022年10月自考备考复习模拟题汇总
    2022年全国自考考试时间及课程安排汇总
    2022年10月全国自考准考证打印入口汇总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自考班型

    2022年自考-精品班

    ¥258012个月+12个月11~15h/科立即购买

    2022年自考-决胜班

    ¥888024个月+12个月23~27h/科立即购买

    2022年自考-培优班

    ¥1188024个月+12个月25~30h/科立即购买